

在現代農業生產中,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設備已成為種植戶的“好幫手”,尤其是遠程操控功能,讓農戶無需守在田間,就能精準調控灌溉、施肥流程。從手機APP一鍵啟動到自動適配作物需求,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設備是如何實現遠程操控的??
遠程操控的“硬件基礎”:設備組件協同發力?
要實現遠程操控,水肥一體化設備需具備“感知-傳輸-執行”三大核心組件,缺一不可。首先是傳感器模塊,包括土壤溫濕度傳感器、EC/PH 傳感器、作物莖稈傳感器等,這些設備如同“農田偵探”,實時采集土壤水分含量、養分濃度、作物生長狀態等數據,為遠程調控提供依據;其次是數據傳輸模塊,主要通過4G/5G、WiFi或LoRa物聯網技術,將傳感器采集的數據上傳至云端平臺,同時接收遠程指令,實現數據雙向互通;最后是執行模塊,涵蓋變頻水泵、電磁閥、水肥混合器等,負責接收云端指令,精準完成灌溉啟停、水肥配比、流量調節等操作。
?
遠程操控的“核心邏輯”:云端平臺聯動終端?
遠程操控的核心在于“云端平臺+終端設備”的聯動,整個流程可分為三步。
♦第一步是數據采集與上傳:傳感器每隔5-10分鐘采集一次田間數據,通過傳輸模塊實時上傳至云端服務器,平臺對數據進行整理、分析,生成可視化報表,農戶可通過手機APP或電腦端查看土壤墑情、水肥余量等信息;
♦第二步是指令下發:農戶根據作物生長階段(如苗期、膨果期)或平臺推送的預警信息(如土壤缺水、養分不足),在APP上設置灌溉時長、水肥濃度、灌溉區域等參數,點擊發送后,指令通過網絡傳輸至田間控制器;
♦第三步是設備執行與反饋:控制器接收指令后,驅動水泵、電磁閥等設備啟動,按照設定參數完成水肥混合、精準灌溉,同時設備會將執行狀態(如灌溉完成、設備故障)反饋至云端,農戶可實時查看操作結果。
?
遠程操控的“實用功能”:滿足精細化種植需求?
遠程操控并非簡單的“隔空開關”,而是能滿足精細化種植需求的多功能系統。比如定時定量灌溉,農戶可根據作物需水規律,在APP上設置灌溉周期(如每3天一次)、單次時長(如20分鐘),設備會自動執行,避免人工操作的隨機性;設備故障時,平臺會及時發送報警信息,方便農戶遠程排查或安排維修。
?
水肥一體化設備遠程操控功能不僅解放了農戶的勞動力,更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種植效益。以往人工灌溉、施肥,需耗費大量時間巡查、操作,尤其在大面積種植場景中,往往顧此失彼;如今通過手機即可遠程管理,一人能同時操控多個大棚,工作效率提升50%以上。同時,精準的水肥調控避免了資源浪費,灌溉用水利用率提升30%-40%,化肥用量減少15%-20%,降低了種植成本;而穩定的水肥供應讓作物生長更均勻,病蟲害發生率下降,農產品產量和品質顯著提升。